原標題:(CRI多媒體中外記者安徽行)傳統文化如何逆境求生存 走產業化道路是關鍵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程琛):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了一個新的課題。安徽作為一個文化大省,有著中華民族多種傳統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發展迅猛的今天,安徽努力走出了一個文化與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
  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應該瞭解花鼓燈起源於安徽,傳播於淮河流域的一種以舞蹈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是一種比較完整系統的民間藝術形式,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是,由於社會迅速變革,外來文化移入,花鼓燈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傳播範圍迅速萎縮,為了讓花鼓燈文化能夠有效地傳承下去,安徽也逐步努力探索尋求出路,逐漸將傳統非遺文化深度融合在現代旅游休閑中,開發出將文化產業化的一種新模式。
  蚌埠花鼓燈嘉年華樂園就是一個積極的探索,它註重吸納傳統地域文化元素,將花鼓燈文化融入到文化旅游項目當中,花鼓燈嘉年華相關負責人魏女士介紹說:“有一個花鼓燈劇院,每天下午3點有一個48分鐘的花鼓燈音舞詩畫演出,目前為止,已經演出了300多場。(剛進門看到的)摩天輪都是一個一個小花鼓的造型,整個是一個大花鼓,其餘的是小花鼓配套的,有5、6十個。在園區裡面,有一個花鼓燈展館,裡面都是花鼓燈老藝人以前用的道具,一些關於花鼓燈圖片的展示。”
  花鼓燈嘉年華運用多種手段展示花鼓燈文化的精髓,以旅游為載體,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事實證明,這樣的產業模式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魏女士介紹說:“我們的門票是本地120塊,外地的是160塊一張,到每年的7、8月份,還會增開夜場,每天晚上營業到9點,下午5點到9點,搞促銷時每張50塊錢,所以今年夏天每天下午有將近2萬人游客,生意很火爆。”
  同樣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阜陽剪紙也是安徽傳統文化的代表,多以吉祥喜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年年有餘等民間題材為主。以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的藝術特色而享有盛譽。
  為了讓阜陽剪紙能夠傳承、發展。阜陽剪紙同樣也走出了文化產業經營之路。阜陽開源剪紙藝術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當記者走進這家企業時,有人正在剪紙,負責教剪紙的吳老師介紹說,正在剪的叫“馬上封侯”:“這都是隨性剪的,打開是左右對稱的,這個剪的下麵是馬,上面是猴。我們有個成語叫馬上封侯,中國成語很註重諧音,猴同侯,就是官爵的意思。”
  值得註意的是,這家公司的獨特之處是將剪紙公司和一所聾啞學校結合在一起,學校負責教孩子們剪紙,公司負責出口。這家公司本身有20多個人,而在學校方面,主要有十幾個孩子在學習剪紙,在談到教這些特殊的孩子所遇到的困難時,公司負責人朱女士說:“學生有十幾個,學生年齡有大有小,所以教學起來很麻煩,要學很長時間,每周兩次課。(但是學剪紙)第一還是要有悟性,對美術和藝術的美感的判斷能力,再次就是要有耐心,這些都是很精細的活動,要很有耐心做。”
  而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企業,朱女士補充說,除了是將文化與產業相結合之外,還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殊兒童的就業問題,“這個特殊學校學生就業有困難,能有一個專業把他們培養成有一技之長的人,這樣就業也相對容易些。如果他們很優秀的話,也可以來到我們公司來工作,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
  這樣的傳統文化不但深受中國人喜愛,對於外國人來說也非常有意思,在現場參觀的來自肯尼亞的雅各布認為這非常有意義。“剪紙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裡的剪紙藝術)代表了安徽文化,更重要的是,這所學校也為促進當地就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很有意義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d81wd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